此文為轉載:
楊絳去世的消息爆出之后,我非常不懷好意地刷了下朋友圈,想看下我的朋友圈中又混進了多少盲流子和跟風狗。果不其然,沒過幾分鐘,朋友圈就被楊絳的愛情,楊絳的人生,RIP刷屏了...
在朋友圈中云治喪,悼念名人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兒了。如果說這次悼念楊絳有了什么新玩法,那就是有一群裝逼犯,自認為自己的悼念方式比別人更高一級,發明了手抄楊絳語錄的新炫耀方式。
結果,很諷刺的是,人民日報火速發了一篇文章提醒:尊重楊絳先生,請務必在朋友圈消滅這段話!手抄的《百歲感言》并非楊絳先生所作。這臉打的真是啪啪的!
不過更讓人無語的是,明明前幾分鐘還在微信群里問哪有陸家嘴女主的啪啪視頻,怎么轉個身就發朋友圈說人生最曼妙的風景,是內心的淡定和從容?
你們的問題就在于轉發太多而讀書太少,讀書太少,還特愛思考。
1、
流傳在朋友圈中的「一百歲感言」是這樣寫的:“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,到最后才發現:人生最曼妙的風景,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。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,到最后才知道:世界是自己的,與他人毫無關系。”
這句話聽上去雖然很雞湯,但確是一個年過百歲的老人在經歷了人生百態,世事變遷之后對生活產生的真實感悟,本身沒有任何問題,但是很多年輕人把這句話PO在朋友圈以此當作自己的座右銘,就顯得矯情和做作了。
裝什么大徹大悟,裝什么inner peace啊!
什么是年輕人,年輕人就應該朝氣蓬勃,就應該血氣方剛,可以窮,但是不應該把這種與世無爭的人生態度當作自己逃避世界的擋箭牌。
2、
不是大富大貴的人,是沒有資格說淡泊名利的。
很多人都說自己追求簡樸的生活,有多少是真的因為我們樂于恪守樸素的生活,還是只因為沒有能力去追求那些物質和奢侈?
正因為我們每個月的收入低得讓人心碎,路過奢侈品店的時候,才會不得不加快步伐離開,因為我們知道放在櫥窗里的愛馬仕包包不是給我們看的,于是我們轉向了廉價的批發市場;正因為我們沒錢,長得也不高不帥,所以只能在朋友圈看別人在陸家嘴的四季酒店約會女神,還安慰自己說還好女主不好看。
明明是你什么都沒有,為什么可以做出一副主動舍棄一切的表現?
都說世界是自己的,與他人無關。然而年紀輕輕的,心里充滿著各種欲望,如果手里沒錢,爸媽沒權,長得又丑,試問誰能真的快樂?
3、
負負禪師楊奇函曾寫過一篇文章:你未必是人好,你只是沒機會放蕩。
其中提到一個觀點:很多時候,維系我們的言行合乎道德規范的,往往不是我們的道德情操高人一等或者精神境界俯瞰眾生,而是僅僅因為我們的種種短板。
我們可能忽視了這樣一個事實:支撐我們“人品”的未必是我們的人品,而恰恰是那些用來證明我們人品的苦難。
曾經有個段子說:有錢而奢侈是貴族的奢華,有錢而樸素是低調的內涵;沒錢而奢侈是赤裸裸的裝逼,沒錢而樸素是窮得真沒轍了。
是啊,很多時候,維持我們節儉的,可能是我們的貧窮;維持我們檢點的,可能是我們的丑陋;維持我們低調的,可能是我們的平庸。
4、
年輕人最容易得的病,就是自戀癥,這種病的癥狀就是太過于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。
如果文藝青年得了這種病,那真的,簡直了,我一時都想不出該用什么語言表達了。
打開這類人的朋友圈,你會立馬被他們的狀態嚇尿:他們為自己看的書,聽的音樂,看的電影,膜的愛豆而沾沾自喜,整個優越感都快從屏幕中溢出來了。
當然,這類有著強烈表演性人格的朋友,不是真的在追悼什么,感懷什么,也不是在呼喚什么文藝復興,他們的目的不是讓大家去看去讀去感受,而是讓大家覺得自己有多裝逼。
但是親愛的,很多時候你在朋友圈中表現出來的孤獨、迷茫、不舍、青春,可能都源自于自己的無知罷了。
你并沒有自己想象中那么多情。
5、
不要在戀愛的時候念佛經,不要在該約炮的年紀談修行,什么年紀就做什么樣的事情。
如果楊絳先生在你這個年紀就悟出了“人生最曼妙的風景,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”這樣的道理,那么之后可能也就不會寫出什么我們仨、洗澡這些好作品了。
在這樣的背景下,所以我建議那些已經看淡了成功,活出了人生真諦的年輕人,今天晚上7點半,換上運動衣和運動褲,我們一起去小區樓下的廣場上,舞起來。
畢竟,世界是自己的,與他人毫無關系。